脑卒中的识别、救治

脑卒中,也就是大家常说的“中风”,是威胁我国居民健康的 “头号杀手” 之一。它以高发病率、高复发率、高致残率和高病死率著称,发病急、进展快,可能导致肢体瘫痪、语言障碍等严重后果,给患者和家庭带来沉重负担。了解脑卒中的相关知识,做好预防、识别和救治,对守护健康至关重要。

一、什么是脑卒中?

脑卒中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,主要分为两类:

1.缺血性卒中(脑梗死):因血管阻塞,血液无法流入大脑,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。

2.出血性卒中:脑部血管突然破裂引起出血,包括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。

二、脑卒中的危险因素有哪些?

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分为可干预和不可干预两类,其中90% 以上的因素可通过控制降低发病风险:

1.不可干预因素:年龄(老年人风险高)、性别(男性风险高于女性)、种族及遗传因素。

2.可干预因素:基础疾病:高血压、糖尿病、高血脂、心脏病(如心房颤动)等。

3.不良生活习惯:吸烟、酗酒、缺乏锻炼、肥胖。

4.其他: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、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等。

三、如何快速识别脑卒中?

记住两个实用口诀,关键时刻能救命:

“中风 120”:

“1”:看 1 张脸,是否不对称、口角歪斜。

“2”:查 2 只胳膊,是否单侧无力、无法平行举起。

“0”:聆听语言,是否言语不清、表达困难。

四、脑卒中如何快速救治?

脑卒中救治的核心是“时间窗”,越早治疗,效果越好:

1.缺血性卒中:静脉溶栓:发病3-4.5 小时内(部分可放宽至 9 小时),通过药物溶解血栓,恢复血流。在专业医师指导下,可配合使用具有活血化瘀的中药制剂辅助治疗,例如丹红注射液,但需严格掌握适应症和用法用量。

2.血管内取栓:发病24 小时内(部分超 24 小时经评估仍可手术),通过导管取出大血管内的血栓。

3.出血性卒中:迅速明确诊断后,根据病情采取内科保守治疗、开颅手术或介入微创手术。

提示:需到具备卒中救治能力的医疗机构,通过“绿色通道” 接受规范治疗。